【资料图】
新华社南昌2月21日电 题:找准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韵脚
新华社记者 袁慧晶
“和合共生——故宫·国博藏文物联展”展厅工作日人头攒动;南京博物院推出的“家·国——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展”依然火爆;河南博物院将隋代大墓搬上网,全虚拟场景复原展示震撼观众……各地文化“开年展”热力全开,不仅得益于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,更重要的是摸索出了与时代相呼应的韵脚,奏响文化破圈传播的新乐章,让原本静默的文物等资源“活”过来、“潮”起来。
中华五千年文明自带流量密码。讲仁爱、重民本、守诚信、崇正义、尚和合、求大同……这些精神内涵一脉相承,在岁月洗礼下不断丰富,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血脉。传世的文物、典籍、非遗技艺等,是中华文明存续流传的载体。以展为媒,对话历史,人们细细体味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宇宙观、天下观、社会观、道德观,赓续文化基因、增强文化自信,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。
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找准它的时代韵脚。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,越来越多的人们提出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。通过文物等载体对话历史,人们不再满足于“看得见”,更希望“看得懂”。“隔着玻璃、挂在墙上”的传统展陈正升级为富含声光电等科技元素的沉浸式互动体验,让观众从“对话历史”到“走进历史”。有的文博机构还更新运营理念,让文化场所变身“旅游打卡地”、让文物成为“潮玩”,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,在春风化雨中传承中华文明基因。
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韵脚里有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文化自信。让文物“活”过来、文化“潮”起来,有助于增进全社会对中国历史的深切体认,为时代提供精神滋养。忆古思今,不断深化对中华文明源流的探寻与思考,文化基因的源头活水将引领我们认识过去、把握今天、面向未来。
标签:
观察:新华时评丨找准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韵脚
当前讯息:普陀这个园区推出一站式、个性化服务,帮助企业提质增效
天天快资讯:上环后怀孕小孩能要吗_上环后怀孕小孩能要吗
天天时讯:彩讯股份董秘回复: 截止2023年2月20日公司登记在册的股东总数为24,615户
全球微头条丨国家助学金申请理由200字通用_国家助学金申请理由200字
【全球速看料】天天向上改名叫什么名字_丁一宇在天天向上唱的那首韩文歌叫什么名字
天天报道:乐可by金银花露笔趣阁_乐可by金银花露txt免费下载
每日视讯:狄仁杰电影24部_狄仁杰电影系列共23部
世界报道:莱茵生物: 关于公司2023年度证券投资额度预计的公告
每日热文:国网桃源县供电公司:精益化巡视奏响变电春检“第一章”